防治景观红叶杨食叶害虫的方法是什么

由于树种单一、气候异常,景观红叶杨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刺蛾、杨黄卷叶螟、天牛、尺蛾、瘿螨等常常在全红杨纯林中大面积发生,特别是舟蛾类食叶害虫极有可能暴发成灾,往往在3-5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
一、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期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景观红叶杨树体高大,所以,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二、Bt等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毫升、阿维菌素6000-8000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机场条件,可考虑利用飞机防治?;箍墒头潘擅娉嘌鄯?,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公顷50个放蜂点,放蜂量25-150万头。
三、仿生药剂防治
可用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克、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景观红叶杨的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治。
四、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厘米胸径2-4毫米,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五、毒环和毒绳防治
有上下树干和越冬后上树习性的害虫,中华红叶杨种植基地可利用将药剂在树干涂环或绑扎毒绳的方法防治。在幼虫上树前,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10毫升氧化乐果+11千克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景观红叶杨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